加拿大的劳工和就业事务主要由各省和地区司法管辖,但联邦政府在某些具有全国性、国际性或跨省性的行业中拥有管辖权,如银行、航空运输、石油管道、电话通信系统、电视和跨省公路运输。其他劳工和就业问题则由各省负责,因此,大多数加拿大雇主必须遵守所在省份的就业标准、劳工关系及相关法律规定。
一、法律框架与雇主责任
1.1 法律框架
无论公司属于省级或联邦管辖,雇主都应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法律,包括就业标准法律、人权法律、隐私保护法律、职业健康和安全法律、劳工待遇法律以及劳工关系法律。这些法律建立了各种法规,具体规定了雇主和雇员的权力和责任,如就业标准和职业健康工地安全的详细法规。
就业标准法律:规定了最低工资、工作时间、假期、遣散费等基本劳动条件。
人权法律:禁止基于种族、性别、宗教等因素的就业歧视。
隐私保护法律:保护员工个人信息不被滥用。
职业健康和安全法律: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。
劳工待遇法律:规范了雇佣关系中的各项待遇问题。
劳工关系法律:规定了工会、集体谈判等劳动关系的处理原则。
1.2 雇主责任
除了法定责任,普通法省份的雇主还需遵循普通法中关于雇主责任的规定,而魁北克省的雇主则需遵循魁北克民法的规定。雇主有责任确保工作场所的合规性,包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、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、保障员工权益等。
二、加拿大薪资与工作时间
2.1 薪资规定
法律规定薪资按小时计算,最低时薪为11-16加元,具体数额因省份而异,且每半月支付一次。每年,政府会根据经济情况对最低时薪进行调整。雇主有义务保存员工工作记录,包括工作时间、薪金、扣除的税款、退休金、失业保险金等,并在发薪时交给员工一份。即使员工停职,这些记录也需保留七年。
2.2 工作时间规定
法律规定雇员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,每周不超过40小时。超时工作需支付额外的时薪,若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时长或在公众假期工作,则需支付双倍时薪。雇主要求雇员工作,即使不足4小时,也应按4小时给付薪资。连续工作5小时的员工至少应有半小时的不带薪休息时间。
三、加拿大的假期与遣散费
3.1 假期规定
法律规定每年有9天公众假期,员工在假日期间无需上班但薪资照付。工作满1年后,员工每年可获得2周带薪假期;满5年后可获得3周带薪假期。怀孕女性员工可获得18周的停薪留职分娩假期,雇主不得因此解雇。自2019年6月起,父母产假由35周增至40周,父母每一方最少要休5周。
3.2 遣散费规定
劳工法还规定,雇主无故解雇员工时,须支付合理的遣散费,具体金额根据工龄计算。遣散费的支付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,减少因解雇带来的经济损失。
四、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
4.1 外籍劳工总体情况
加拿大境内的外籍劳工超过33万人,过去10年数量增长近3倍,主要在西部各省或特区工作。为应对外籍劳工数量的增长,加拿大在2011年和2014年对“临时外国劳工计划”和临时外籍劳工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,主要方向是收紧和限制。
4.2 临时外籍劳工计划
加拿大的“临时外籍劳工计划”由联邦政府主导,是引进外籍劳工的主要政策措施。该计划允许雇主在面临劳工短缺且本地工人无法满足需求时,从任何国家合法雇佣符合条件的外籍劳工。工作许可分为工作许可签证和假期工作签证。
申请程序:包括提交劳动力市场评估材料(LMO)、政府部门对LMO材料的评估,以及发放许可通知后外籍劳工办理工作签证。
政策改革:2014年的改革进一步收紧了政策,包括更严格的雇主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评估、低薪外劳工作签证限制、雇佣低薪外劳数量上限、地区和工种雇佣限制、提高雇主费用、加强监管力度、严格责罚制度以及缩短聘用时间。
4.3 临时外籍劳工管理
联邦政府与各省/地区建立了联席制度,管理90%的外籍劳工工作岗位,确保就业与劳动标准符合省政府规定。通过签订谅解备忘录、加强聘书真实性审核、公示违规公司等措施,保障劳工权益。
4.4 中高端外籍劳工引进政策
“国际流动计划”(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)由移民、难民与公民身份部主管,不需要进行LMIA。该计划主要吸引来自发达国家的高工资外籍劳工,包括外国学生直接申请的工作许可和高端国际人才的吸引和雇佣。此外,加拿大政府还通过“体验加拿大”计划(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ada)和全球技能战略(GSS)等项目招聘高端外劳,为符合条件的高技术人才提供短期工作许可豁免,并承诺在两周内完成相关手续。
综上所述,加拿大的劳动法内容涵盖广泛,从法律框架与雇主责任、薪资与工作时间、假期与遣散费到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。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,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。
深入了解政策
Anchor助您轻松组建国际团队,开启全新的人力资源体验!